丝路古关丨展览做成这样,看过的人都说好!强裂推荐和娃去看!
朵朵说
近年来,“丝绸之路”绝对是一个大热词,关于“丝路”的展览也应接不暇,想必,也会是各路考试中的“重点词”吧😂。
朵朵今天要给大家安利的这个展览,绝对是近年来、我看到的、最适合孩子的,丝路文化展之一!
时间丨2017年11月23日~2018年3月6日
地点丨中国海关博物馆地下一层东展厅
门票丨免费参观,欢迎广大观众凭身份证前来
-1-
重回汉唐,一展看遍
绵延三千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古关隘
展览现场
如果“丝绸之路”对你来说曾经只是一个名词,这个展览会让它变得具体而亲切。
“雄关漫道”汇集了中国海关博物馆、甘肃省博物馆、大同市博物馆等9家文博机构,用文物和布景、展板,带着你重回汉唐丝路,一次走遍我国西北和北方地区绵延三千多公里的边关领地。
展览现场(图片来自官网)
而展览中最重要的“亮点”,就是在漫漫丝路上一个个巍峨雄伟的关城。阳关、玉门关、肩水金关、函谷关、潼关、铁门关、嘉峪关……
通过点(关塞),到线(丝绸之路),到面(历史影响),展览用这样的“小切口”,给了孩子认识丝路的一个绝佳契机。
-2-
一个难得的、
我们能看懂的“丝路”展
刚开始逛博物馆的朋友可能都会有这种困惑,很多展览,如果不跟着老师和讲解员,几乎只能“走马观花”,很难挖掘到里面的乐趣。
甚至有不少囊括了许多国宝级文物的大展,在普通人看来,只是将文物进行“简单的、仓库式的堆砌”。
而这个展览为了将大家带入古代边关的情境中,运用了沙盘、模型等各种各样的形式,布展可以说相当!用!心!
一到门口,甚至就能听到阵阵驼铃声;
历代丝绸之路路线被做成了动态图,这样的图表总结在展厅中随处可见;
沙盘模型使清代的敦煌城一览无遗;
展厅中还会穿插小动画、小游戏,增加孩子的互动感!
-3-
语文、历史、地理……
课本知识跨学科整合的最佳实践地
数千年来,雄关险道已演化成中国历史文化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;
它凝聚着思乡游子的离情别绪,牵系着商旅使者的喜怒哀乐,演化成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,催生了一幅幅流传千古的书画精品。
对于孩子来说,这个展览通过古诗词、大地理、大历史,让课本知识有了“实物”的联结。
展览现场,许多诗句抬眼可见(图片来自官网)
展厅中,随处可见孩子们最熟悉的边塞诗的身影——
“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
不过春风抚慰不到的玉门关,地理条件、生活环境到底有多艰苦呢?
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
阳关又有多偏远荒凉呢?
潼关、函谷关、阳关、玉门关……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,组成了漫长的西北通道,那这些古代关卡,到底是什么样子的?那些古代戍边的将士们,又在这里发生了哪些或有趣、或动人的历史故事呢?
也许一个展览,就会让你得到答案。
展览分为丝路漫漫、丝路古关、关塞千里、关情民声、关通东西五部分,也就是说在这里,你可以看到:
-1-
丝绸之路的发展和运转
说之前,先给大家科普一下“丝绸之路”到底指什么?
德国一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977年,第一次提出了这个说法,将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,中国与中亚、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通道”命名为“丝绸之路”。
传统的“丝绸之路”指的还是“西北丝绸之路”,后来才逐步推广到海上丝绸之路、草原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等等。
在这条路上,有许多我们经常会听说的重要关卡。不过你知道古人在通过这些关卡时,也像我们现在出国一样,需要签证和护照吗?
下面照片里的,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通关凭证:
战国中期 鄂君启节 (现场展示的是复制品)
因为最早的“节”是竹制的,后来人们虽然开始用青铜铸造这些东西了,但也会模仿竹节的样子。
看到这个朵朵不禁想起,苏轼在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中写的“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?” 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,词中的“节”和这种通关用的“节”,是不是同一类东西呢?
还有下面这个“关照”,是不是很像我们今天护照上的签证?
还有这种记录着汉代出入关管理方式的汉简,主要内容是家属符、邮封、文书等等。
汉 肩水金关汉简
-2-
最真实的边塞生活
“丝绸之路”上的古关,往往依险而筑、易守难攻。它既是国家防御的要塞与支点,也在国家邮驿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,它的烽燧还是战时通讯、传递警情的工具。
比如这个铜弩机,是汉代函谷关守卫将士所使用的一种武器,可以远程射杀。
汉 铜弩机
究竟古人是怎么用的呢?小朋友不妨到现场来探究一番~
在这个展览上,你不仅能看到冷峻的军事设施、政治工具,还有戍边吏卒、边郡民众最真实的生活。
比如汉代人使用的漆勺和锅刷:
还有边塞人民用的毛皮袜,看起来是不是特别保暖:
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文物,是给马使用的“面具”。古人究竟为什么要给马戴面具呢?为了抵挡沙漠风尘,还是为了美观呢?大家不妨猜一猜。
唐 猪头纹马面锦
-3-
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宝贝
我们都知道,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,我们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以及相关文化、技术远输至中亚、西亚、欧洲、非洲,同时西域的奇珍异兽、稀有植物、音乐舞蹈、文化宗教、饮食风俗等也传入中国。
在展览中,我们就会看到丝路真实的印证——
比如美丽的银耳杯(一种饮酒器)、来自伊斯兰的玻璃杯、晶莹剔透的高足瓷杯:
具有希腊罗马雕塑风格的金盘、镶嵌绿松石的美丽金饰、带花纹的瓷枕:
还有姿态各异、憨态可掬的胡人杂技俑:
当然,展厅里少不了丝路上最有代表性的动物——骆驼。这只骆驼正要起身,仔细观察,还能看到骆驼背上的货袋和水壶呢!姿态真是生动传神极了~
北朝 彩绘驼物骆驼
“古关展”虽然不是特别大,但从布展上感受得到满满的用心,整体氛围特别好。这个展览一直会持续到明年三月份,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时间,来海关博物馆看看吧~
*本文图片除特别说明外,均由「耳朵里的博物馆」现场拍摄,文字部分整理自展览官方介绍。
「展览延伸,不容错过!」
01
碰撞课程 丝绸之路与古代贸易
10分钟了解丝绸之路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z0012ywcjix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朵朵之前就为大家推荐过的《碰撞课程:10分钟世界史》,还记得吗?(不记得,点这里回顾)第七集讲述的正是“丝绸之路与古代贸易”,点击上面的视频看起来!从一件T恤说起,丝绸之路怎么开始的?丝绸之路究竟是什么(既不是“丝绸”,也不是“一条路”)?丝绸之路带给哪些人什么样的影响?在这里找找答案吧!
02
纪录片 新丝绸之路
良心制作的深度纪录片
如果你真心想了解丝绸之路,那么这部纪录片请放在“必看”的片单里!它由央视和NHK合作,选取了“丝绸之路”上十处非常重要的地方进行深度的挖掘,从消失的楼兰古国到繁盛的古都长安,看过后一种壮美苍凉又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。"丝绸之路"在地理上只是跨越亚欧大陆的一条通道,它对于世界文化的意义却远非如此。
03
BBC:The Silk Road
换个视角,博士带你走丝路
“丝绸之路”这么重要的题材,BBC当然不会放过啦~这套纪录片分三集,“中国段”、“中亚段”和“伊朗至威尼斯段”,基本是沿着丝绸之路,由Sam Willis博士娓娓道来。比起央视的《新丝绸之路》,这三集纪录片自然没有那么细致、丰富,但亲切又吸引人的讲述+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,也让它不容错过。
「推荐展览」
01
雄关漫道:丝绸之路上的古关
📍 中国海关博物馆地下一层东展厅
🕖 2017年11月23日~2018年3月6日
🎫 免费
亮点:通过点(关塞),到线(丝绸之路),到面(历史影响),用“小切口”,给了孩子认识丝路的一个绝佳契机。
推荐指数: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
02
海关博物馆“902”缉私艇展区
📍 海关博物馆主展馆北面,下沉展厅
🕖 常设
🎫 免费(拿好入场门票,这里需要二次检票)
亮点:它是见证历史的“功勋艇”,邓小平92年曾乘坐该艇从深圳前往珠海,在45分钟的航程中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的一部分!在这里你可以登上“海关902”哦~
推荐指数:⭐️⭐️⭐️⭐️
📒
「实用信息」
中国海关博物馆
时间 : 9:00—16:30(15:45停止换票,16:00停止入馆),周一闭馆
场馆地址: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号(长安街沿线路南,海关总署东侧)
票价:凭有效证件免费领票入场
温馨提示:博物馆无停车场,建议使用公共交通方式
朵朵今日福利:
为了让大朋友和小朋友们更深入的走进这个展览,中国海关博物馆联合「耳朵里的博物馆」,专门为这个展览设计了一款适合7~12岁孩子使用的学习单~
共计10余页精心制作的学习单,可免费获取~
🎁获取方式:在「耳朵里的博物馆」后台回复关键词“古关”
一键获得展览学习单▼
长按关注「耳朵里的博物馆」二维码
在微信号内回复关键词「古关」
「你可能还喜欢」
推荐丨乾隆洗白帖
方法丨日本旅游最全攻略
更多精品文章,陪你深度看展览
↓↓↓